3)合金结构钢。合金结构钢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要求韧性高的重要机械零件和构件。形状复杂或截面尺寸较大或要求韧性高的淬火零件,一般为合金结构钢。
4)不锈耐酸钢。它在化工、石油、食品机械和国防工业中广泛应用。 按不锈钢使用状态的金相组织,可分为铁素体、马氏体、奥氏体、铁素体加奥氏体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五类。现将各类不锈钢的特点简述如下: ①
铁素体型不锈钢。铬是铁素体型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。高铬钢有良好的抗高温氧化能力,在氧化性酸溶液,如硝酸溶液中,有良好的耐蚀性,故其在硝酸和氮肥工业中广泛使用。高铬铁素体不锈钢的缺点是钢的缺口敏感性和脆性转变温度较高,钢在加热后对晶间腐蚀也较为敏感。
②
马氏体型不锈钢。铬是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。通常用在弱腐蚀性介质,如海水、淡水和水蒸汽等中,使用温度小于或等于 580℃ 、通常作为受力较大的零件和工具的制作材料,由于此钢焊接性能不好,故一般不用作焊接件。
③
奥氏体型不锈钢。钢中主要合金元素为铬和镍。这类钢具有高的韧性、低的脆性转变温度、良好的耐蚀性和高温强度、较好的抗氧化性以及良好的压力加工和焊接性能。 ④ 铁素体 —
奥氏体型不锈钢。 ⑤
沉淀硬化型不锈钢。这类钢主要用于制造要求高强度和耐蚀的容器、结构件零件,也可用作高温零件,如汽轮机零件。 5
)铸钢。铸钢具有较好的强度、塑性和韧性,可以铸成各种形状、尺寸和质量的铸钢件。 (
4
)铸铁的分类和牌号表示方法。大部分机械设备的箱体、壳体、机座、支架和受力不大的零件多用铸铁制造。某些承受冲击不大的重要零件,如小型柴油机的曲轴,多用球墨铸铁制造。其原因是铸铁价廉,切削性能和铸造性能优良,有利于节约材料,减少机械加工工时,且有必要的强度和某些优良性能,如高的耐磨性、吸震性和低的缺口敏感性等。
1)铸铁的分类。 按照石墨的形状特征,铸铁可分为灰口铸铁(石墨成片状)、球墨铸铁(石墨成球状)和可锻铸铁(石墨成团絮状)三大类。 按照铸铁成分中是否含有合金元素,可分为一般铸铁和合金铸铁两大类。一般铸铁可分为普通铸铁和变质(孕育)铸铁。
2)铸铁牌号的表示方法: ①
用各种铸铁相应汉语拼音字母的个大写字母作为铸铁的代号,当两种铸铁名称的代号字母相同时,可在大写字母后加小写字母表示。 ② 在牌号中一般不标注常规元素 C . Si
、 Mn 、 S 和 P 的符号,但当它们有特殊作用时才标注其元素符号和含量。 ③ 牌号中代号后面的一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(如灰口铸铁
HT100 ),有两组数字时,组数字表示抗拉强度值,**组数字表示伸长率值(如球墨铸铁 QT400 - 18
),两组数字之间用 “ - ” 隔开。
3)工程中常用铸铁的性能和特点: ①
灰口铸铁。基体可以是铁素体,珠光体或铁素体加珠光体,相当于钢的组织。 ②
球墨铸铁。球墨铸铁综合机械性能接近于钢。 可用球墨铸铁来代替钢制造某些重要零件,如曲轴、连杆和凸轮轴等。 ③
蠕墨铸铁。蠕墨铸铁的强度接近于球墨铸铁,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较高的耐磨性;同时又有灰口铸铁良好的铸造性能和导热性。 蠕墨铸铁在生产中主要用于生产汽缸盖、汽缸套、钢锭模和液压阀等铸件。 ④
可锻铸铁。可锻铸铁可以部分代替碳钢。 ⑤
耐磨铸铁。耐磨铸铁是在磨粒磨损条件下工作的铸铁,应具有高而均匀的硬度。 ⑥
耐热铸铁。耐热铸铁是在高温下工作的铸件,如炉底板、换热器、钳锅、热处理炉内的运输链条等。 ⑦
耐蚀铸铁。耐蚀铸铁是主要用于化工部件,如阀门、管道、泵、容器等。 2、有色金属
l)铝及其合金。 工业纯铝可制作电线、电缆、器皿及配制合金。铝合金可用于制造承受较大载荷的机器零件和构件。 ① 防锈铝合金( LF
)。主要用于焊接件、容器、管道或以及承受中等载荷的零件及制品,也可用作铆钉。 ② 硬铝合金( LY
)。低合金硬铝塑性好,强度低。主要用于制作铆钉,常称铆钉硬铝;标准硬铝合金强度和塑性属中等水平。主要用于轧材、锻材、冲压件和螺旋浆叶片及大型铆钉等重要零件;高合金硬铝合金元素含量较多,强度和硬度较高,塑性及变形加工性能较差。用于制作重要的销和轴等零件。 ③ 超硬铝合金( LC
)。 这类合金的抗蚀性较差,高温下软化快,多用于制造受力大的重要构件,例如飞机大梁、起落架等。 ④ 锻铝合金( LD
)。这类合金主要用于承受重载荷的锻件和模锻件。 2)铜及其合金。铜合金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,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,同时还具有较好的耐蚀性、抗碱性及优良的减摩性和耐磨性。 一般铜合金分黄铜、青铜和白铜三大类。 ① 黄铜( H
)。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。 ② 青铜( Q
)。青铜原指铜锡合金,但工业上都习惯称含铝、硅、铅、锰等的铜基合金为青铜。 3)镍及其合金。镍及镍合金是化学、石油、有色金属冶炼、高温、高压、高浓度或混有不纯物等各种苛刻腐蚀环境下比较理想的金属材料。